張女士,45歲,現居蘇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張女士和先生育有兩個孩子,行事雷厲風行、外表光鮮亮麗的她是周圍無數好友羨慕的對象。然而張女士自己卻清楚,這美滿生活的上空,總是被一團隱隱的烏云籠罩著,不知何時,就可能被降下的大雨徹底沖毀。這團積壓在張女士心中的陰云,叫做癌癥。
張女士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了解癌癥是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從爸媽的對話中她得知舅舅患上了一種名為“非小細胞肺癌”的疾病,得這種病的患者需要花很多錢去治療。然而兩年后,舅舅還是離開了,留下舅媽和還在讀高中的兒子。
婚后,張女士隨先生來到了蘇州。要強的她希望有屬于自己的事業,對于工作,她從來不會說不,忙碌的工作也讓張女士和父母的交流減少了許多。后來張女士和先生有了自己的兩個孩子,夫妻兩的事業也算順風順水。然而07年夏天的一個早晨,母親的一個電話打破了原本美好的生活。張女士的父親被確診為“前列腺神經內分泌癌”,發現時就已經是晚期了。因為老人的身體一直不好,所以醫生并沒有建議進行手術,8個月后,老人離開了。然而癌癥的陰云并沒有消散,同年11月,張女士的伯伯被查出患骨癌。
自此,每年的健康體檢成為了張女士家最重要的事。14年12月11日,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女士聽說了為真集團的preMeD腫瘤超早期篩查技術,所以和家人一起通過普世華康(上海)醫療技術有限公司預約接受了檢測。經過幾日的等待,張女士拿到了全家人的檢測報告。不幸的是在張女士的個人報告中, PDGFRA基因出現了突變,這個基因與胃癌、結直腸癌、膀胱癌、子宮內膜癌、肺癌、腦膠質瘤。解讀專家回顧張女士過去4年的體檢報告發現,張女士患有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曾手術切除膽囊。然而張女士今年的體檢報告中,鉬靶和B超結果顯示,乳腺和子宮的病灶沒有明顯的惡變跡象,所以建議張女士進行胃腸鏡及胸部CT進行進一步的排查。3周后,張女士在蘇州市立醫院接受了胃鏡及胸部CT,結果發現胃竇部存在一個病灶,中度腸化,局灶腺上皮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粘膜內淋巴濾泡形成(2枚),并在左上肺發現一個微小結節。
在客服回訪時張女士感慨,其實對于她來說,“患癌”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經歷了幾位親人的患病過程,她清楚癌癥或許不知在何時就可能降臨在自己身上。她能做的除了享受當下的生活,另外就是和癌癥賽跑。癌癥是一種病程長達20-30年的慢性病,她受夠了傳統醫療的“癌后告知”,她希望能有辦法可以真正做到“癌前預警”,讓她和家人有機會驅散癌癥的烏云。 為真集團的技術讓她有機會公平的和癌癥來場賽跑,她也有信心可以笑到最后。
2014.12.31 分子檢測后 臨床檢查結果:胃部
(胃竇)粘膜慢性活動性炎,中度腸化,局灶腺上皮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粘膜內淋巴濾泡形成(2枚)
2014.12.31 分子檢測后 臨床檢查結果:肺部(增強CT)
左上肺微小結節影,右中肺兩下肺慢性炎癥
2014年12月21日,做突變定量: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