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專科分會主辦的“第十一屆東方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為共同促進我國檢驗醫學領域科研和醫療水平的提高,8月26日為真生物醫藥特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郭瑋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郭林教授、盧仁泉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婁加陶教授,就新型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應用與進展進行交流和探討。
為真生物醫藥衛星會視頻回顧
盧仁泉教授在《新型標志物CST4在胃腸癌全程管理中的應用》主題報告中闡述了CST4研究基礎、檢測原理以及在胃腸癌中的應用。全國多中心權威機構臨床研究數據表明,為真生物全球獨創的CST4檢測試劑盒對胃腸癌診斷靈敏度在60%以上,特異度在82%以上,早期靈敏度高達45%以上,顯著優于CEA、CA199、CA724等傳統腫標,如聯檢可大幅度提升診斷靈敏度約50%,有助于提高胃腸癌的早診率。同時盧教授重點分享了CST4項目在其所在單位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的臨床應用研究結果,高度認可CST4的診斷性能。最后,盧主任總結了CST4在胃腸癌患者全病程管理,如高危早篩、輔助診斷、療效評估以及復發監測中的應用價值。
郭瑋教授在總結中提到,消化道腫瘤目前缺乏高特異性、高靈敏度的腫瘤標志物,CST4填補了當前胃癌缺乏特異性腫瘤標志物的空白,且早期診斷靈敏度達45%以上,在消化道腫瘤的全程管理中具有很好的應用潛力。
婁加陶教授在《新型標志物多譜達?DR-70在腫瘤早篩早診中的應用》報告中提及,我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首位,患者5年生存率(40.5%)遠低于美國(67.1%),診療形勢嚴峻。癌癥的早篩早診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的關鍵,而臨床實踐中仍缺乏高靈敏度、無創便捷的腫瘤早篩標志物。婁教授分享了新型廣譜腫瘤標志物DR-70在腫瘤早篩早診中的應用,該腫標已獲得美國FDA、歐洲CE、加拿大等權威機構的認證,可以覆蓋臨床絕大多數實體腫瘤,尤其在消化道腫瘤和肺癌中有較高靈敏度。為真生物醫藥多譜達?DR-70國內獨家獲批,其診斷靈敏度74.25%,特異度78.13%,其中 I-II期檢測靈敏度即達70%以上,可彌補常規腫標靈敏度低的不足,非常適合腫瘤高危人群的體檢,真正實現腫瘤的早期風險預警,可為臨床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郭林教授表示,目前國內腫瘤防治形勢依舊嚴峻,DR-70作為廣譜新型腫瘤標志物,從前面婁教授分享的數據顯示其具有優異的臨床診斷性能,尤其是早期靈敏度達70%以上,能更好地助力腫瘤早篩早診,也期待其在今后臨床應用中發揮獨特的價值,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