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2,38(3) : 256-259
作者:劉澤宇 茹晉麗 李旭旭
摘要
唾液與血液、尿液等其他體液一樣,內含物質極為豐富,其中唾液尿酸可以被檢出。唾液尿酸與血清尿酸有良好的相關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血清尿酸。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還發現唾液尿酸具有血清尿酸所不具備的獨特的臨床應用價值,其與青少年高血壓、青少年體脂積累和子癇前期等的發生發展均有一定相關性,推測唾液尿酸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前景。本文綜述近年國內外關于唾液尿酸的研究現狀、臨床應用價值及應用前景。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血液中重要的抗氧化劑。研究證實,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監測在痛風和高尿酸血癥人群達標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極高,極大地提高了患者最終的尿酸達標率及治療效果[1]。然而,在對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尿酸監測的過程中,頻繁采血會給部分患者造成很大負擔,同時靜脈采血或反復針刺也會增加感染風險。研究發現,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有很好的相關性,推測唾液尿酸可以代替血清尿酸監測高尿酸血癥患者治療反應[2,3,4,5]。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唾液尿酸對青少年高血壓、青少年肥胖、子癇前期等疾病的發病有很好的預測價值[6,7,8,9]。但其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尚未被很好地挖掘,本文就目前的研究進行綜述探討,為進一步的研究或者臨床應用提供思路。
一、唾液尿酸與血清尿酸相關性研究
用唾液成分診斷疾病的研究已有20余年[10]。起初,國內已有研究利用唾液尿素、肌酐及尿酸監測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治療效果[11]。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有一定的相關性。2012年,Soukup等[2]檢測了78名受試者的(其中27例患有代謝綜合征)唾液尿酸,發現代謝綜合征患者的唾液尿酸水平顯著高于無代謝性疾病者,且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呈明顯正相關。2018年,Riis等[3]通過對180名大學生進行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檢測3次(分別為第一天上午、下午以及2個月后),發現唾液尿酸水平和血清尿酸在這3個時間點均呈正相關。說明唾液尿酸在幾天甚至2個月內都相對穩定,并且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唾液尿酸水平。2021年,Han等[5]使用干點唾液法(dried spot saliva)處理唾液后,進行高效液相色譜-紫外光譜分析,測定出的唾液尿酸與血清尿酸含量呈顯著線性相關(r=0.624 3)。上述研究說明唾液尿酸會隨著血清尿酸同步變化,且唾液尿酸與血清尿酸呈正相關關系。
二、唾液尿酸的臨床應用價值
1.唾液尿酸在高尿酸血癥的監測價值。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規范血清尿酸監測有利于提高痛風與高尿酸血癥患者尿酸達標率,提高治療效果。鑒于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有良好的相關性,Zhao等[4]監測了1例59歲男性高尿酸血癥患者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比較了降尿酸治療期間(第0天、第50天、第91天)唾液尿酸與血清尿酸水平的變化,發現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呈正相關,并計算出唾液尿酸/血清尿酸比值為(0.83±0.11),提出兩者線性關系的可能。遂提出設想:如果此比值是一個可靠的指標,那么今后在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的尿酸監測中只需測定患者唾液尿酸就可利用比值計算出血清尿酸值。但由于研究只有1名受試者,個案報道的價值有待大樣本臨床研究驗證。眾多研究均證實,唾液尿酸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指標以及唾液尿酸和血清尿酸有相關關系,推測可以用唾液尿酸代替血清尿酸的檢測。而唾液作為一種診斷樣本,與血清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如無創、與患者良好的合作、并可以降低技術人員和患者感染的潛在風險[12]。并且,唾液尿酸這種評估疾病風險的非侵入性方法可以增加篩查和治療計劃的參與度,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并提高對飲食和生活方式干預措施的依從性[2]。
2.唾液尿酸較血清尿酸有更好的反映靜息血壓/反應血壓變化的能力。有研究發現,尿酸與急性應激反應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系[13]。血壓反應性可能通過介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尿酸激活和抑制內皮一氧化氮的產生,從而導致血管收縮。目前,尿酸通常是用靜脈血來測定,而靜脈穿刺是一種相對侵入性的方法,采血過程可能會引入一種壓力源,使評估急性應激反應變得困難。所以,在研究尿酸與應激反應時,需要涉及對尿酸的非侵入性測量。這時唾液尿酸就占有優勢,在某些靜息狀態和應激狀態下對尿酸的研究中,唾液尿酸比血清尿酸更具穩定性,不會破壞靜息狀態,也不會增加額外的應激源。
Woerner等[6]研究了唾液尿酸和血壓的關系,研究納入107名健康的非裔美國人,完成了特里爾社會壓力測試,包括10 min的演講準備階段、5 min的演講和5 min的算術任務。在任務前、中、后記錄血壓,同時留取唾液標本,以評估靜息血壓和反應性血壓的變化。研究發現,唾液尿酸可能與男性和女性的血壓有不同的相關性。在靜息和反應性收縮壓和舒張壓測量中,女性唾液尿酸與血壓呈正相關,但在男性兩者則無相關性。另有一項研究發現,長期受到社會歧視壓力的非裔美國人,其12 h尿酸排泄量增加,并且18個月后再次隨訪靜息血壓,發現受到歧視的非裔美國人靜息血壓更高[14]。據此分析,長期潛在的社會壓力可能導致了尿酸排泄的增加,而壓力和尿酸代謝共同導致了18個月后的靜息血壓升高,這其中機制尚不清楚,但也說明了社會壓力、尿酸、血壓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
3.唾液尿酸較血清尿酸更早預測早產、先兆子癇及子癇前期。子癇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和分娩的主要并發癥之一。子癇前期可能與胎盤血管化不良導致胎盤缺氧、內質網應激和過量自由基的產生及氧化應激相關。之前有研究指出,缺氧會增加尿酸的產生[15]。這是由于氧化應激改變了產生尿酸的酶途徑,有利于氧化自由基的形成。所以,尿酸可能參與了此病理生理過程。母親因素、平均動脈血壓、胎盤生長因子和子宮動脈搏動指數的組合顯示了檢測早產子癇前期的良好結果,但總體子癇前期檢出率不高[16]。有研究表明,血清尿酸水平與母體和胎兒不良結局之間存在正相關,并與子癇前期的嚴重程度有關,可被用來預測先兆子癇婦女的母嬰結局[17,18]。Püschl等[7]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觀察137名妊娠20周的孕婦,每周監測唾液尿酸,直到分娩,發現隨后發展為子癇前期和妊娠高血壓疾病(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的孕婦以及自然早產的孕婦其唾液尿酸濃度比正常孕婦顯著升高,且唾液尿酸值的升高早于早產和臨床上出現子癇前期和妊娠高血壓疾病數周。證實唾液尿酸作為一種簡單、低成本的預測性試驗,可用于早期發現有子癇前期、妊娠高血壓疾病和自發性早產風險的婦女。Singh等[19]還發現,唾液尿酸是一種比血清尿酸更敏感的生物標志物,可以檢測到活動水平和日變化,并且更不容易受到循環量變化的影響。此外,對放射性標記的尿酸同位素的研究發現,在代謝應激期間,尿酸代謝似乎更多地轉向腸道途徑。推測唾液尿酸可能是代謝應激本身更好的生物標志物。因此,與血清尿酸相比,唾液尿酸可能對子癇前期有更好的預測價值,并且更容易被接受。
4.唾液尿酸可作為青少年高血壓潛在生物標志物。尿酸可通過氧化應激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內皮功能紊亂,增加機體鹽敏感性,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從而在高血壓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20]。血清尿酸水平高的人群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也隨之升高。Maciejczyk等[8]對53例患有高血壓兒童的研究,測定了非刺激和受刺激狀態的唾液尿酸、血清尿酸、血壓水平,同時對唾液(非刺激和受刺激狀態)及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和過氧化物酶(POD)等氧化應激標志物進行測定。結果顯示,高血壓病患兒非刺激、受刺激狀態唾液及血清尿酸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受刺激狀態唾液中唾液尿酸水平與收縮壓、舒張壓呈正相關,且與總抗氧化狀態、血漿白細胞介素6呈正相關,而血清尿酸沒有發現這種關系。并且,高血壓患兒非刺激、受刺激狀態唾液和紅細胞的SOD、CAT和POD活性明顯升高,與蛋白質(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脂質(丙二醛)和亞硝酸鹽應激標志物(過氧亞硝酸鹽和硝基酪氨酸)的氧化損傷相似。說明兒童高血壓與抗氧化屏障的異常以及唾液(非刺激和受刺激狀態)和血漿/紅細胞中蛋白質和脂質的氧化損傷有關。由此推測,唾液尿酸可能是兒童高血壓的潛在生物標志物,唾液尿酸升高的兒童和青少年應當重點監測血壓。
5.唾液尿酸對青少年體脂率的預測作用。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增加,青少年肥胖是成年期肥胖及其相關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某些類型的腫瘤等[21]。不僅如此,兒童超重或肥胖也會給自身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及運動系統帶來影響,進而產生心理影響,肥胖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因此,如果有指標可以早期預測體脂的積累或肥胖的發生將具有重要意義。
Araujo等[9]對248名青少年(119名女生,128名男生;14~17歲)的唾液尿酸、身高、體重和體脂肪率等資料,采用雙向方差分析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最終得出模型:體脂肪率=12.53+18.19×性別+1.69×唾液尿酸(女性=1,男性=0)。發現唾液尿酸存在顯著的性別和群體效應,即男性的唾液尿酸濃度高于女性,男性體脂肪率也高于女性,且體脂肪率越高的青少年其唾液尿酸濃度越高。所以,唾液尿酸水平有助于監測青少年營養狀況和體脂積累,有可能成為青少年體脂百分比、青少年肥胖的一個預測指標。
6.唾液尿酸的其他臨床應用。Ahmadi-Motamayel等[22]的一項研究表明,艾滋病患者唾液尿酸水平比正常人低。原因可能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可以改變唾液的抗氧化狀態,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由于血清和唾液尿酸濃度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唾液尿酸還將是監測HIV患者抗氧化能力變化的有用的非侵入性工具。
三、唾液采集與唾液尿酸的檢測
1.常用的唾液采集和唾液尿酸檢測方法。唾液收集。通常將棉花吸收材料置于口腔中2~3 min,棉花被唾液浸透后取出,通過離心收集入試管中。這種方法方便、簡單,并且能夠在幾分鐘內產生1.0 mL的全唾液[3,6,23]。收集刺激性唾液可每隔30 s在舌尖滴10 μL檸檬酸(2%)刺激唾液分泌。收集到的唾液需在4℃下以3 500轉/min的速度離心5 min后使用比色酶反應試劑盒(Salimetrics,美國)或酶聯免疫吸附法尿酸試劑盒測量唾液尿酸水平。標本若需儲存,溫度要求為-80℃,因此只適合在實驗室中存儲。Püschl等[7]采取的收集檢測方法相對簡單,受試者使用帶有口腔拭子的試管自行收集唾液,隨后從中取一滴唾液置于測試條上,從手持儀器讀出的唾液尿酸結果與實驗室的唾液尿酸自動檢測系統相比,相關系數為0.811 0(n=20)。此方法較為簡便,有希望用于自我尿酸監測,但是準確度還待進一步研究。
2.唾液尿酸檢測新方法的探索。目前,臨床上檢測尿酸的方法是基于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然而,這些技術大多復雜、耗時,并且需要昂貴的設備,因此不適合日常個人使用。近些年,國內外學者發明了幾種可快速檢測出唾液尿酸的新的電化學方法。電化學方法具有檢測時間短、成本低、所需樣品量少等優點,是生理分析中快速定量的有效方法。
Huang等[24]開發的紙基分析裝置及Shi等[25]制備的一次性使用的尿酸生物傳感器,均可用于直接檢測人唾液中的尿酸,具有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的優點。Kim等[26]發明的護齒器則可實時、連續監測唾液尿酸水平,并將信息傳回,這使醫學上監測24 h唾液尿酸的變化成為可能。眾多檢測唾液尿酸新方法的探索預示著唾液尿酸有著很好的研究價值和前景。這些方法雖然使得唾液尿酸的測定越來越快速、準確,但是還不夠簡便、經濟。因此,有待更為便捷經濟適合患者自我檢測的方法。
綜上所述,唾液尿酸作為一種無創、簡便、快速、靈敏監測人體內尿酸含量的新方法,為臨床上以唾液尿酸替代血清尿酸作為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監測指標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由于氧化應激在許多疾病的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唾液尿酸是唾液中重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因此唾液尿酸可能還與更多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系,尚待學者進一步研究發現。并且,更簡便的測定唾液尿酸的方法也有待研究。故唾液尿酸可能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和科研價值,以及較好的應用前景。